看画看多了,最终打动自己的还是那种朴实、真切的画。凡是靠修饰包装取胜的东西,虽然能取得一时的赏心悦目,但绝对不能持久。能持久的是真实可靠的内容,是那些用真情实感,虔诚的用心画出来的作品。
李军良画画,全凭他自己的真情实感。他那些技巧技术完全服从于内心情感的召唤。他没有犯玩技巧、抠技术的毛病,也没有背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推敲形式美的包袱。那种脱离了情感和自我去“推敲”,葬送了许多本来具有朴实特点的人的前途:一些人西方美术史都不太了解而去摹仿西方的潮流;还有些人连文言、诗词、书法都不懂要去追求文人画。用“时髦和腐朽”来形容时下的这种现象是不过分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隔”与“不隔”来区分艺术作品的情感和形式是否相脱离。他认为本来可以不用典故的非要用典,隔。修饰的过火,生僻的隔。这隔,一是与自然对象的感受产生了隔膜,一是和艺术欣赏者之间的感情产生了隔膜。好的作品其情感和形式应该水乳交融。这也是许多画家易犯的毛病。
李军良画画,除了情感真实外还很注意细节的真实,他描写的每个细节都是忘我的投入到对象的形质和生命当中去。看他笔下的那一片向日葵,每朵葵花和叶子都是很具体的独立生命体,似乎都争着享受阳光的快乐。那草地的延伸,那树丛由亮渐渐转折到暗部都充实具体,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张画,一部文学作品,只有细节真实而有个性,整幅作品才能充实,才能令人信服。
注意到造型饱满的张力是军良的另一个特点。他的每一幅画中的自然物象都是饱满如弓的弧形分割,每个转折都没有生硬的角度。这与罗丹的雕塑造型观念相符合。就如同一麻袋的土豆,口子系得越紧,袋中的土豆就越往外凸现,这种外力的收缩与内力的膨胀的矛盾便形成了造型的张力。这是一种形体的浓缩,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我也仔细观察过自然界的一些生命现象:凡是还没有枯萎的花草树木,都是饱满而成弧状的,一旦干枯死亡的枯枝落叶则形状干瘪。自然风景、山川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整个地球也就如同一个充满张力的大麻袋,大气压和地表与地球内部的岩浆能量的收缩与膨胀形成了生命的张力。这种自然现象和造型规律在军良的画里体现得比较鲜明。
生拙是李军良的又一个特点。在艺术中太巧往往和轻薄浮华相联系,生拙却会带来厚重和朴实,会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的芳香。在这一点上,他的画很像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风格意味:那山川、树林、云层的处理,都像是反复多遍揉面一样的搓揉得精到圆厚,也像我国宋代的山水画那种无我之境的细腻、稚拙。我猜想,他除了个人朴实细腻的气质之外,一定在这些方面有所追求吧!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